banner
Wind_Mask

Wind_Mask

Wind_Mask,technically me.
github
email

關於 Secret 的沉思(3):連接

题論#

網絡連接的安全性,這是一條線路的問題。在本篇中我們不論及 web 服務的問題,而是單論連結這一過程,鏈路中的潛在風險。

物理連接#

私人線路#

家庭連接線路都是自己可考的,但是視 ISP 的不同有很大區別,這取決於 ISP 的具體情況,但總的來說等於考察 ISP 的可靠性。在這一層由於各種限制往往選擇有限,因此安全策略最好在假定低信任下設計。就是說,即使在私人連接中,也不該傳輸明文。

公共連接#

一種常用的連接是 VPN,此處說的 VPN 是綁定在一定物理條件的,類似內網訪問。顯然它們並不適用於你的 Secret(但是可能目的就是用於某些 Secret,比如公司保密)。它們當然要求一定的認證,很大程度上被用於特定目的。也許攻擊者會關注怎麼繞過認證帶來的風險,但對於保護的目的這不是我們關心的。對於常人,忠告是不要使用公司的網絡做你的私人連接(除非你另有所圖)(當然世上還有校園網之類…… 其本質一樣,我們終究應該在更高層級考慮安全,這類似與連接公共網絡,甚至更困難一點)。

蜂窩網絡#

蜂窩網絡一般還是可靠的,但是在本篇的意義下,它不是最可信的。它的問題涉及當地的 ISP 以及你的 SIM 卡服務。在不願意引入複雜元素時,或許應該避免無線連接。

也有報告表明,2G,3G 網絡是存在一些可利用的攻擊面的,總之,為了減少複雜度,對於無線連接應該保持上層應用本身的獨立安全。

公共 wifi12#

這真不是面向正常考慮的,這也是 Secret 問題的矛盾之處:對於一定層面提高安全性的手段在更高層面上反而是跟危險的,反之亦有可能。

TL-WN722N-01

某種設想是使用天線(如圖)從遠處連接公共 wifi,這確實不是正常實踐,從常理看,更好的選擇是不要使用公共 wifi 暴露信息。但是在某種意義上,這比蜂窩網絡有某些特殊功效……

無線連接並不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它涉及的可能不是 Secret 本身,而是你。

連接設備#

有證據表明,MAC 地址是存在跟踪風險的。現在很多操作系統都提供了隨機化 MAC 地址的設計,但是請不要忘了檢查這一點。此外,路由器之類的設備可能會產生類似的危險(事實上,過於智能的路由器本身就令人不安),路由器中也可能記錄了相關信息3

智能手機一向不被看作安全選擇4,事實上也確實不適用於複雜活動。並不是什麼工作都能兼容手機(這是事實)。但是,也的確有考據的必要。在這方面,最佳實踐由那些旅行者給出,他們告訴了我們使用一次性設備以及臨時密鑰。

如果再退一步,IPhone 是不是比 Android 安全?這沒有確切結論。取決於評估的尺度,但多退幾步,Iphone 確實保障了常用的 Secret5。但是,對於特殊的情況,Android 的自定義提供了一些手段,至於這些手段的可靠性,則仍有待研究。

桌面被視為標準的考慮,關於其配置,在(2)中已經提及。取決於你的威脅模型,采取適當的設計。此外,連結留下的信息可能也有威脅之處。比如連接過的以太網和 wifi 記錄6

反連接#

是的,反連接7

So the question to ask ourselves is: “where is an acceptable place to communicate securely with another party.”

The best answer I think is: in person.

Footnotes#

  1. Finding safe places with decent public Wi-Fi for better privacy - Privacy Guides

  2. Using long-range Antenna to connect to Public Wi-Fis from a safe distance - Privacy Guides

  3. You can be tracked via your Wi-Fi or Ethernet MAC address - Privacy Guides

  4. Warning about smartphones and smart devices - Privacy Guides

  5. Apple's iMessage Service and Privacy - Privacy Guides

  6. wifiPass

  7. Acceptable Places to Communicate Securely with Another Party - Privacy Guides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