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Wind_Mask

Wind_Mask

Wind_Mask,technically me.
github
email

关于Secret的沉思(3):连接

题论#

网络连接的安全性,这是一条线路的问题。在本篇中我们不论及 web 服务的问题,而是单论链接这一过程,链路中的潜在风险。

物理连接#

私人线路#

家庭连接线路都是自己可考的,但是视 ISP 的不同有很大区别,这取决于 ISP 的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等于考察 ISP 的可靠性。在这一层由于各种限制往往选择有限,因此安全策略最好在假定低信任下设计。就是说,即使在私人连接中,也不该传输明文。

公共连接#

一种常用的连接是 VPN,此处说的 VPN 是绑定在一定物理条件的,类似内网访问。显然它们并不适用于你的 Secret(但是可能目的就是用于某些 Secret,比如公司保密)。它们当然要求一定的认证,很大程度上被用于特定目的。也许攻击者会关注怎么绕过认证带来的风险,但对于保护的目的这不是我们关心的。对于常人,忠告是不要使用公司的网络做你的私人连接(除非你另有所图)(当然世上还有校园网之类…… 其本质一样,我们终究应该在更高层级考虑安全,这类似与连接公共网络,甚至更困难一点)。

蜂窝网络#

蜂窝网络一般还是可靠的,但是在本篇的意义下,它不是最可信的。它的问题涉及当地的 ISP 以及你的 SIM 卡服务。在不愿意引入复杂元素时,或许应该避免无线连接。

也有报告表明,2G,3G 网络是存在一些可利用的攻击面的,总之,为了减少复杂度,对于无线连接应该保持上层应用本身的独立安全。

公共 wifi12#

这真不是面向正常考虑的,这也是 Secret 问题的矛盾之处:对于一定层面提高安全性的手段在更高层面上反而是跟危险的,反之亦有可能。

TL-WN722N-01

某种设想是使用天线(如图)从远处连接公共 wifi,这确实不是正常实践,从常理看,更好的选择是不要使用公共 wifi 暴露信息。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比蜂窝网络有某些特殊功效……

无线连接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它涉及的可能不是 Secret 本身,而是你。

连接设备#

有证据表明,MAC 地址是存在跟踪风险的。现在很多操作系统都提供了随机化 MAC 地址的设计,但是请不要忘了检查这一点。此外,路由器之类的设备可能会产生类似的危险(事实上,过于智能的路由器本身就令人不安),路由器中也可能记录了相关信息3

智能手机一向不被看作安全选择4,事实上也确实不适用于复杂活动。并不是什么工作都能兼容手机(这是事实)。但是,也的确有考据的必要。在这方面,最佳实践由那些旅行者给出,他们告诉了我们使用一次性设备以及临时密钥。

如果再退一步,IPhone 是不是比 Android 安全?这没有确切结论。取决于评估的尺度,但多退几步,Iphone 确实保障了常用的 Secret5。但是,对于特殊的情况,Android 的自定义提供了一些手段,至于这些手段的可靠性,则仍有待研究。

桌面被视为标准的考虑,关于其配置,在(2)中已经提及。取决于你的威胁模型,采取适当的设计。此外,链接留下的信息可能也有威胁之处。比如连接过的以太网和 wifi 记录6

反连接#

是的,反连接7

So the question to ask ourselves is: “where is an acceptable place to communicate securely with another party.”

The best answer I think is: in person.

Footnotes#

  1. Finding safe places with decent public Wi-Fi for better privacy - Privacy Guides

  2. Using long-range Antenna to connect to Public Wi-Fis from a safe distance - Privacy Guides

  3. You can be tracked via your Wi-Fi or Ethernet MAC address - Privacy Guides

  4. Warning about smartphones and smart devices - Privacy Guides

  5. Apple's iMessage Service and Privacy - Privacy Guides

  6. wifiPass

  7. Acceptable Places to Communicate Securely with Another Party - Privacy Guides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